人人争说长视频危机,我却感受到短剧带来的破局契机
长视频危机论在近期屡被唱响,按部就班的长剧集看上去似乎被短视频挤到边缘之地了。
资本远去,平台难盈利,广告创收在下滑,这是不争的事实。但笔者不认为长视频正处于生死困境当中。
一方面,观众的刚需总在;另一方面,在总局“真些真些再真些,短些短些再短些”的倡导前,许多影视剧或者说长视频已经在创作上向“短”靠拢,最终汇聚成短剧剧场的形式,在今年全面崛起。
内容上的破局,自然会带来观众内容审美上的迭代,还有商业盈利模式的升级。
有内容爆款,有能持续产生精品、爆款的剧场,市场的收获虽然滞后但必有回响。所以,冬天正在过去,春天正在到来。
短剧的崛起,是今年最大的市场与创作趋势
凭借“偶像剧”曾经风靡内地的台剧,再次崛起依靠的正是强类型的短剧。其中,既有《我们与恶的距离》《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》这种社会写实的话题剧,也有《想见你》《俗女养成记》这种情感剧。
还是在去年,《想见你》在台湾播出是13集,引入内地就要入乡随俗地分成26集,这背后反映的正是市场思维的区别。例如,可能习惯性地认为,女性向题材的情感剧更适合流量换广告模式下的长剧,男性向和硬核题材则更适合短剧。
实际上,短剧强调的是强类型,而不是挑类型。
职业剧要有真职场,恋爱剧就老老实实谈恋爱,悬疑题材可以“本格派”也可以“社会派”但都围着案件来。而不是医疗剧讲医生谈恋爱,律政剧讲律师谈恋爱,科幻剧可能是跟机器人或者外星人谈恋爱。
今年短剧的破局也说明了这一点,现实题材的《我是余欢水》一马当先,悬疑题材的《隐秘的角落》《沉默的真相》随后破圈,最近口碑和热度都不错的是16集的青春剧《风犬少年的天空》。
除了集数都短,这些剧题材类型完全不同,内容气质也各自不同。当然,也还有其他共同点,例如都不是“甜”字当头,都没有刻意追求所谓女性向,都讲究真实落地,叙事节奏都明快紧凑,也都追求品质和类型化。
流量长剧和付费短剧在内容创作上的要求不同,这是必然。但短剧确实是可以适用不同的题材,只是商业模式、观看需求、内容叙事发生了改变。
曾经有种说法,以付费、季播、短剧为鲜明特征的美剧模式在中国就是行不通,因为观众的审美或者市场的环境跟不上。实际上这是因为过去都是单剧探索,而短剧本就播出周期短,国外的方式也是频道持续经营、剧场持续运营。要想成气候,得开步行街,而不是门店。
“迷雾剧场”完成的就是这个“先行者”的探索使命。不但是以剧场形成规模效应,而且有统一的品牌意识、统一的编排策略、统一的题材类型、统一的调性风格。
更汹涌的市场和创作大潮还在后面。年中,优酷已经快速跟进,推出了“宠爱剧场”和“悬疑剧场”。湖南卫视和芒果TV最近也联合发布了第一个台网联动的短剧剧场“季风剧场”,据说东方卫视也在考虑联合其他视频网站跟进。可以想象,到明年短剧会跟长剧一样成为市场的主流品类。
疫情对流量剧是寒冬,对付费剧却是春天
TO B模式也就是流量换广告的商业模式。这个“流量”放在电视台是收视率,放在视频网站是“播放量”,也或者可以改叫“热度”,但本质上差不多。
这个模式下的剧集,笔者习惯性称之为流量剧。倒不是说广告商不看口碑,而是这一模式已经导致了一切向流量看齐的畸形发展情况。
最典型有三:生产上一切资源、预算优先向流量要素(大IP、大明星)倾斜。过去几年曾把“大IP、小鲜肉”炒到非常离谱的天价,导致地价远高于楼价、楼价远高于购房者收入。
创作上也围绕制造流量展开,极致人物取代典型人物,极致冲突取代典型矛盾,贩卖焦虑取代人文关怀,制造话题取代关注问题,爽点迎合取代情绪引导。
播出上也一切向流量倾斜,一部剧如果预估销售和播出不错,制作方宁愿不追求甚至损伤最好的品质也要拉长集数。平台倒不希望内容注水,但也会加长回放来拉长播出周期。
内容行业不以追求最高内容品质、最好观看体验为终极目的,并且还因此才可以获得最高收入,这就是一种畸形。
我们也很难想象,当全国人民因为疫情被迫留在家里当观众,连网络主播都能靠“礼物打赏”迅速大赚一笔时,对于花那么多钱和时间制作的长视频及播出平台却还是冬天。
这就是TO B模式陷入畸形导致的怪现象之一。
不同的观众甚至是同一群观众,都会有不同的观看需求,长剧、短剧、短视频并行存在,这是必然的。
课间笑一笑,无事刷一刷,睡前竖屏看,移动端为先,这是短视频的需求;晚饭合家欢观看,家庭主妇白天做家务时听个声响,老人拿电视剧当陪伴,这是长剧的陪伴需求;现代成年人忙于工作、学业,周末三个晚上追完一部剧,或者宅一天全部看完,这是短剧的需求。
尽管目前,国内短剧剧场的盈利模式更像“TO B+ TO C”的结合。这也是因为商业滞后内容,例如先行者“迷雾剧场”可能还入不敷出,无法做到HBO那样追求零广告。但从长远看,这必然是不同的观看需求、不同的商业模式、不同的创作要求,也会是不同的评估标准。
短剧因为播出周期短、内容付费的模式,必然不可能去跟长剧比流量、比收视率。反过来,长剧跟短剧去比口碑、舆情也有难度。根据云合数据的统计显示,今年播出的新剧豆瓣最高分、豆瓣平均分,几乎是跟集数多少成反比。
因此有理由相信,在未来一段时间,短剧作品在口碑上容易更胜一筹。
短剧的破局,必然会带来内容审美的迭代
长剧的观看会日渐偏向于客厅体验,而且受限于漫长的播出周期、客厅播出设备的影响、容易走神的观看环境等,观众很难去记得各种细微的细节、悄然的伏笔、内敛的情绪诠释,创作上就会讲究立人物为先,叙事上会推崇矛盾集中、激烈、尖锐,所谓能“听出”大动静。
但是,一个周末可以追完的短剧对叙事要求就会有所不同,不只可以“埋伏笔、响回应”,给叙事留下的腾挪转移、穿插闪回的空间也会更大,主要人物需要有鲜明特征,但不一定需要成长弧光。
短剧的崛起,也必然会带来内容审美的迭代。
很长的一段时间内,我们影视剧策划习惯用女性向、男性向等概念,甚至还有认为女性向代表女性观众喜欢、男性向代表男性观众喜欢,而且得女性观众者得天下。
但很有意思的是,近两年破圈成为爆款的剧大部分都不是女性向。
去年的《破冰行动》《庆余年》是男性向的,今年破圈的两部爆款剧《隐秘的角落》《沉默的真相》也是如此。实际上,耽美的《陈情令》虽然主打女性观众,但题材上严格来说也是男性向。
这并不是说创作要强调男性向、主打男性观众,而是说区分女性、男性向究竟有无必要?
除了偶像剧和爽剧,因为强调代入感需要区分女性向、男性向,例如言情剧从女性观众角度出发,大多数就会是灰姑娘遇见白马王子(霸道总裁)的故事;而逆天改命的玄幻剧则多从男性视角出发,被代入的一方总需要是跟大多观众一样的平凡人设。
但其实对于现实题材,对于绝大多数类型剧,强调男性向和女性向没有太大的意义,因为表达指向的是时代和现实、问题和矛盾、人心和人性。
一种常见的观点,观众日常生活已经够忙了,够累了,所以闲下来追剧只想轻轻松松、开开心心、简简单单,不用动脑子推敲,也不用思考和意义,更不想压抑、沉重、悲伤。因此,应该多做做甜宠剧、爽剧。
但有意思的是,《隐秘的角落》和《沉默的真相》竟然全部都是反着来的。当然这都是短剧。
两部剧都跟“甜”和“爽”无关,悬疑题材,阴郁沉重。作为目前年度豆瓣国剧最高分的《沉默的真相》,虽然主角江阳身上带着“光亮”,但从人物命运来说,等待真相和正义的时间太久,他的结局还是悲剧的。
显然,喜剧和悲剧各有市场,关键是文成法立,做好内容。尤其短剧要让观众追剧付费,那要求就绝不是陪伴那么简单。
影视独舌 由媒体人李星文创办的影视行业垂直媒体。我们的四项媒体主张:坚持原创,咬定采访,革新文体,民间立场。